新闻中心
IME2017专家论坛-毫米波功率合成技术研究 |
||||||
演讲嘉宾:褚庆昕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学会副主任委员 | ||||||
演讲主题:毫米波功率合成技术研究 | ||||||
内容概要: | ||||||
在通信、雷达、航天、电子对抗等领域常常需要大功率的固态信号源。然而,在微波、毫米波频段,单个的固态源能达到的功率往往不足,难以满足需求。功率合成技术把多个功率源的信号叠加起来,形成高功率的微波信号,是实现大功率源的一个有效途径。功率合成技术分为电路合成技术和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电路合成技术通过电路合成网络实现多路功率的合成,性能稳定,易于实现,但随着合成路数的增加,电路尺寸过大,合成效率降低。空间功率合成技术利用器件阵列或天线阵列,把各个有源器件的输出信号通过空间进行功率合成,避免了传统的电路合成网络的欧姆损耗所带来的瓶颈限制,因而合成效率高、合成规模大,成为当今功率合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本讲在介绍当前微波毫米波功率合成技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华南理工大学褚庆昕教授团队近年来在毫米波功率合成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基于储热技术的功率合成放大器、具有共面臂的波导魔T、行波功率合成器和多路高隔离度径向功率合成器等。 |
||||||
专家介绍: | ||||||
褚庆昕,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二级教授,博士指导教师,广东省“天线与射频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天线与射频技术研究所所长,IEEE Guangzhou AP/MTT Chapter主席,中国电子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学会副主任委员、微波学会委员,国家政府津贴享受者。所主讲的本科生课程《射频电路与天线》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2年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0年获广东省教学名师称号。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他引3000余次。尤其是多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等微波和天线领域国际权威期刊上的文章,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2008年以来,3篇文章入选了国际天线和微波领域ESI高被引论文。2014、2015和2016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电气与电子工程)。已获授权发明专利近40项,实用新型专利80余项。2016年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2008和2002年两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2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2001获国家政府津贴和陕西省优秀回国人员称号。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包括新一代无线通信中的天线与射频技术、微波毫米波空间功率合成技术和计算电磁学等。 replica watches |
||||||
|